月经迟迟不来怎么办?月经传染嘛?

 

  关于这个说法的争论由来已久。1971年,一位女心理学家McClintock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,称同室居住的女性,月经周期有同步化的趋势[1]。(因此,“月经同步化”现象也被称为“McClintock效应”[2]。)一直到今天,还有很多科学家在讨论和研究这个现象。同时,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一现象不存在,批评前面那些研究存在问题。

  正方:外激素的效果

  支持这一现象存在的研究人员认为:这种现象与人体分泌的一种外激素有关。外激素(Pheromone)也被称作信息素,音译为“费洛蒙”,是一类分泌于体外、引发同种动物之间的社会行为的化学物质[3]。外激素在昆虫中非常普遍,在哺乳动物中也有发现,例如雄性老鼠释放的外激素可以使雌性老鼠的发情周期同步化,这一现象被称为“Whitten效应”[4]。

  1998年,McClintock又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。她收集了女性在排卵期或者月经期间腋窝下的汗水,涂抹在别的女性的鼻子下方。一段时间之后,相当一部分被涂抹汗水的女性,月经周期发生了变化。McClintock认为:女性腋下汗水中的外激素,通过嗅觉被同室居住的女性所接受,这就是她们月经趋于同步的原因[5]。此外还有别的一些研究声称发现了这一现象[6]。

  有人试图从演化的角度给这一现象以解释,这方面的尝试进展不多。一个理论认为:这与远古时期的“一夫多妻”生活有关。远古时期的女性在排卵期会通过外激素信号来刺激男性发情,以提高繁殖成功率。而由于那时一个男性往往与一群女性共同生活,如果女性之间的排卵期相差太多,男性可能会“找错人”,与并不处于排卵期的异性交配。因此,女性之间的“排卵期同步化”(也就是“月经同步化”)具有提高繁殖成功率的优势[7]。

  反方:研究方法有问题

  但另一方面,也有很多对“月经同步化”的研究得到了否定的结果[8,9]。直到今天,这一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最终确认。批评者认为:McClintock等人的研究存在方法和结论上的问题[10]。有人这样总结[11]:

  1,我们知道,平均月经周期长度是28天。我们以28天来计算的话,那么两位女性的的周期最多相差14天;既然最多是14天、最少是0天,那么统计下来的平均数应该在7天左右。McClintock在她1971年的研究中发现:同室居住的女性,月经周期平均相差时间从7天下降到了5天,这个改变并不算很多,因此很难说这个同步化是真实存在还是只是统计误差造成的。特别是考虑到女性在回忆自己来月经的确切时间时,记忆有可能会受到室友的影响,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。

  2,月经周期的长度本身就不是固定的,有的人长一点(例如29天),有的人短一点(例如27天),这样一来根本就不可能长期同步化。除非有证据表明同室相处能够改变人的月经周期长度,而这样的研究证据仍然缺乏。

  3,对周期问题的研究充满了数学上的陷阱,很容易出错。例如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例:假设女性甲的月经周期长度是28天,她在第1天、第29天、第57天来了月经;女性乙的月经周期长度是30天,她在第15天、第45天来了月经。那么她们的月经周期是趋于同步还是趋于分离呢?事实上,如果以女性甲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月经时间来和女性乙比较,会发现:前一次她俩相差14天,后一次相差16天,趋于分离;而如果以女性甲第二次和第三次月经时间来比较,就变成:前一次相差14天,后一次相差12天,趋于同步!同样的数据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,这样的研究真的靠谱吗?